消費品關稅普降
----消費者選擇更豐富,企業借東風轉型升級
財政部關稅司近日宣稱,自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至此,中國已經降低了服裝、鞋靴、護膚品、嬰兒食品和用品、廚房炊具、餐具、眼鏡片等多類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財政部及有關專家指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降低關稅有利于推動國內相關產業的升級;從短期看,降稅對國內消費品市場的沖擊并不大,當從長期來看,國內外品牌價差在縮小,或許可以成為倒逼國內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契機。
一、企業要走特色發展之路
據了解,本次調整中,西服、毛皮服裝等進口關稅將由14%--23%降低到7%--10%,短筒靴、運動鞋等進口關稅由22%--24%降低到12%,紙尿褲、護膚品的進口關稅分別由7.5%、5%降低到2%,此舉措將有助于讓有需求的民眾更加便捷地買到物美價廉的海外消費品,也給國內消費品生產廠家特別是上市公司帶來了不利影響。此外,國內對國外高檔消費品商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關稅下調,預計三、四線城市會增加對進口日用品消費的需求,消費結構變化,市場更趨緊張。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從目前國內生產企業來看,由于國外服裝鞋帽等品牌多數是由中國工廠代工生產,因此關稅下調對代工企業影響不大,但對自主品牌企業會有些沖擊;從國內消費品市場來看,此次高檔品牌大范圍的進入國內市場后,會形成高檔商品需求市場,并引導和促進國內企業參與到高檔商品的生產中去,促進行業的轉型升級;因此,企業應按照自己的發展定位選擇不同的發展路線:一類走代工,要保證最高效率,一類走自主品牌,但也要中高檔各自分別定位,積極培育龍頭企業穩妥開拓高檔品牌市場。同時通過直接投資等方式,把低成本生產國家納入我們的國際分工體系。
二、行業轉型升級重點抓質量、創品牌
隨著國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對消費品質量要求也會水漲船高。但滿足高端消費需求有質量保證的國內商品供給不足,導致消費者紛紛選擇國外商品。所以解決流通環節多、費用高、國別差異化定價等都是解決國際價差引發的消費外流(購買力外流),解決不了供給不足引發的消費外流(供給性外流)。這些措施也是短期措施,從長遠看,著眼點還是放在培育、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方面,包括提高質量標準、加強質量監督,塑造世界級品牌。
目前國內日用消費品、品牌建設都存在問題,因此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推進中國產品品牌提升工程,規范市場秩序,嚴打假冒偽劣,促進優勝劣汰,讓消費者能就近、便捷購物。關稅調整,國內消費品行業面臨壓力加大,但同時也倒逼國內消費品行業加強創新,提高技術和質量,注重品牌建設,為轉型升級帶來契機。